关于2022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
完成情况的调查报告
乐至县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
(2023年3月31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要求和县人大常委会2023年“一要点五计划”工作安排,3月6日至10日,县人大常委会成立4个调研组对全县2022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深入到石湍、盛池等7个乡镇(街道)及6个相关部门,采取实地查看、走访群众、查阅资料等方式,深入了解我县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重难点工作现状及解决办法措施,并广泛收集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成效
2022年,全县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理念,围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主动担负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全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了从“量的改变”到“质的提升”,环保工作走在全市前列,2022年我县被首批命名为四川省生态文明示范县。
(一)环境质量状况持续向好。一是水环境更加“清澈”。全县4个国省考核断面年均值均达到地表水Ⅲ类,达标率和优良率达100%,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75%的考核目标要求,城市及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标100%。二是大气质量继续“领跑”。县城空气优良天数为329天,优良天数达标率90.1%,空气质量达标率连续居全市第一。三是土壤环境底线坚守“有力”。实现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及风险管控率、医疗废物处置率“三大指标”均达到100%。四是声环境质量率先“改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城市功能区噪声均达标,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二)环境目标全面完成。一是狠抓环境质量提升工作。坚持“五源同治”,切实筑牢大气污染防治防线。全力开展水环境达标攻坚行动,统筹推进流域水环境治理。严格建设用地准入,开展土壤隐患排查,定期考核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严格落实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措施。二是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开展排污许可证质量和执行报告审核工作,推动排污许可提质增效。主动聚焦市场主体关切,深化行政审批“放管服”,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准入条件的重点建设项目,全面实行 “网上办”“马上办”和“一次办”,全力服务市场主体。三是严格监管执法。强化环境监管执法力度,紧盯县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和重点企业,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不断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水平和效能。四是加强环境保护联防联控工作。强化环境网格化管理,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环境网格监管体系,督促各网格单位落实责任,常态化推进网格化环境监管。强化环境应急管理,制定工业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69家,不断提升企业环境风险防控意识和处置环境突发事件能力,辖区内全年无突发环境事件发生。
(三)环保督察问题整改达到整改时限和整改效果。扎实抓好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后半篇”文章,按照“清单制 责任制 导则标准”,梳理出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任务9张清单,明确牵头领导、责任部门,建立长效督查整改机制。县“四大班子”分管联系领导带队,定期对问题整改情况进行检查、督促,确保每项工作有人做,每项整改任务有人盯,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截至目前,全县中省环保问题共计261个,已完成整改256个,整改完成率达98.08%,剩余5个均达到整改时序进度。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群众的环保意识、法制意识和文明意识有待提高,随意倾倒生活垃圾等现象时有发生,部分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环保网格员业务能力不高。二是部分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低效,管网维护不到位,生活污水入河污染风险高,千村示范工程有建而不运、运而不管现象,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和运行经费。三是部分水库枯水期生态补水困难,河道面临断流,水生态环境脆弱,断面达标压力较大。四是环境保护监管执法力度还需加大,部门协同配合需进一步加强,个别单位工作主动性不够,部分环保难点工作职责明细不够,环保资金调度难度大等。
(一)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十四五”生态环境规划,坚决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大力度压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二要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坚持管发展、管生产、管行业必须管环保,扎实推动环保工作部署落地见效。进一步明确县政府各部门和乡镇、村的职责任务,健全工作制度,加强督促检查,努力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要压紧压实企业业主主体责任,注重经济发展效益的同时,更要重视环保,搞好环保设施建设,履行好社会、经济、环保多重责任。
(二)聚焦工作重点强基础补短板。一要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为契机,对照我县制定的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责任,以创建为抓手,着力于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空间格局优化、资源节约利用、产业循环发展、生活方式绿色化、观念意识普及等具体任务,全方位提升县域环境质量水平,努力增强群众环境满意度,确保创建工作取得成效。二要对蟠龙河、索溪河、小阳化河、蒙溪河等重点流域持续进行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合理利用现有水利设施,最大限度争取毗河生态补水,不断提升四大流域生态流量,巩固水生态环境。要完善河道生活垃圾(含白色垃圾)、农用物资废弃物、有害水生植物、秸秆等打捞清理职能职责划分,强化工作落实,确保清理效果。三要统筹推进城乡污水管网配套设施建设,继续开展老城区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加快县城污水处理厂第三期二阶段工程建设进度。研究城乡污水处理厂和千村示范工程运行、维护及管理,县财政作好资金保障,真正让设施建起来、用起来、管起来,发挥更好生态效益。要进一步规范城乡垃圾箱设置,既要便民,又要有利于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要对镇村主干道垃圾及时清扫、清运。四要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进资源节约利用,调整能源结构,紧紧围绕空气质量改善、水环境治理、土壤安全、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等问题,整体施策、多措并举,统筹重点行业的污染防治工作,常态化开展“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清理,持续开展农药、薄膜等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五要加强环境保护联防联控工作,强化环境网格化管理,推进网格化环境监管常态化,督促各网格单位落实责任,开展定期巡检工作,加强区域环境联防联治,强化精细化管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强督查考核,逗硬结果运用,形成长期的、有效的、全方位的工作机制。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一要抓实抓牢领导干部、基层一线、企业等关键群体,有针对性开展专题教育培训,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树立法制思维,依法办事,正确履职做事,要特别引导企业业主履行好社会、环保、经济多重责任。二要加强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运用,加强生态环保新闻舆论工作,充分依托主流媒体,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做好面向社会公众的环保科普宣传活动和环保开放日活动,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和全社会生态文明素养。
(四)强化监管执法落到实处。一要完善执法联动协作机制,县生态环境局和担负行业生态环保监督的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监管执法。二要开展重型柴油货车尾气路检、场检工作,依法查处超标违法行为。加强治超治违管理,加大重点工地、重点路段渣土车“抛、撒、滴、漏”等问题查处力度。三要加大禁烧关键期巡查频次,及时制止、查处露天焚烧行为,狠抓秸秆综合利用,加大综合利用主体培育,做到以用促禁,疏堵结合。四要进一步健全环境保护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始终保持对生态环境违法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依法惩处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附件:调研中收集到的意见建议清单
附件
调研中收集到的意见建议清单
(共20条)
一、宣传教育方面(2条)
1.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环保意识;
2.强化培训,提高环境监管网格员的业务能力。
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5条)
1.部分河道治理还需提升;
2.城区、乡镇场镇、村社等垃圾箱设置需进一步规范;
3.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三期二阶段建设进度;
4.继续加强场镇污水管网改造;
5.个别乡镇污水处理厂处置能力不足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
三、工作机制方面(6条)
1.加大力度督促第三方公司定期打捞水面漂浮物;
2.加强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的监管,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3.流域综合治理仍需加强;
4.完善河道生活垃圾(含白色垃圾)、农用物资废弃物、有害水生植物、秸秆等清理职能职责划分,确保清理效果;
5.建议对废品收购点废塑回收加工加大整治力度,督促其规范运行;
6.村级环卫清洁不到位,外运不及时,能投公司投入不够。
四、资金保障方面(7条)
1.将千村示范工程、人工湿地外包三方公司,或者乡镇聘请专业人员进行维护和管理,财政解决经费;
2.县政府完善环保激励政策制度;
3.企业环保设备的资金投入较大,相关部门应积极为企业争取项目资金;
4.乡镇污水管网维护超出乡镇预算,县财政应予以补助;
5.农村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经费没到位,造成镇村运行困难;
6.医疗废物处理费用较高,欠拨资金突出;
7.水库水环境治理经费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