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县教育和体育局工作评议的调查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
(2023年5月30日)
县人大常委会:
受评议领导小组委托,现将评议县教育和体育局工作的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根据《乐至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专项工作评议办法》和县人大常委会2023年“一要点五计划”工作安排,县人大常委会印发了《关于评议县教育和体育局工作的实施方案》,成立了常委会领导任组长的4个评议调查组。5月5日,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县教育和体育局班子成员及其各股室负责人、部分下属单位负责人、职工代表和评议调查组全体人员在县教育和体育局召开了动员大会并进行民主测评(满意率为100%)和座谈调查。5月8—12日,4个评议调查组深入到与县教育和体育局工作联系较密切的4个县直部门、8个乡镇(街道)和12所学校对其贯彻执行教育和体育法律法规政策情况,贯彻执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情况,落实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以及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情况,部门职能职责履行情况,党风、政风、行风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在测评中,发出测评表315份,收回315份,满意率100%。
二、综合评价
县教育和体育局自2019年3月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体育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聚焦职责定位和人民群众所期所盼,主动担当作为,在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优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夯实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基础、强化体育为民惠民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幸福生活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五育并举”有效实施。一是学生思政教育特色鲜明有影响。县教体局获得“第五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13名同学获得国、省“最美中学(职)生”等称号,乐至中学龚金巧同学荣获第7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总决赛一等奖。二是学生全面发展效果好。大力创建省级市级“阳光体育示范校”等特色学校,持续开展劳动教育等实践(研学)活动,组织参加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获国、省奖。三是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高考本科上线率及本专科录取率逐年提高,上线率连续四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中考成绩A等生人数稳步上升,2022年达1663人。
(二)改革创新有序推进。一是综合改革有力度。义务教育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城区小学实行划片招生,乡镇学校实行按户籍所在地入学,高中实施“阳光招生”,着力维护教育公平。聚焦校外培训乱象,扎实开展专项整治。推进学校领导、教师交流,探索教师“县管校用”机制。二是“双减”落地有成效。着力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全覆盖推行义务教育学校课后延时服务,提升了学生及家长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三是科研强教有创新。持续开展课堂结构改革、区域式教研、随堂指导等活动,扎实推进导学课堂实施,实现教学相长。四是交流合作有实招。先后与成渝28所优质学校签订结对合作协议,加入“成渝经济双圈中部区域职教联盟”,健全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互派挂职机制,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三)教育民生落地落实。一是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长。2022年达82676万元,较2018年增长9.8%,生均教育经费增长19.6%。二是普惠资助政策落实到位。按规定免去了不同对象的保教费、作业本费和学费,发放了不同阶段学生的生活补助、国家助学金和特别资助金,全面执行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三是特殊关爱措施落实到位。2020年开始为全县救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发放了救助资金,注重全过程关爱帮扶,确保每一个孩子不因贫困失学。四是教育民生实事目标任务完成较好。2022年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四)办学条件持续改善。一是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公办幼儿园、中小学校新(扩)建,着力解决入园难、入学难等问题。二是教育装备配置提档升级。加快推进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教育和就读条件得到改善。三是学校布局调整优化。聚焦“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结合生源变化,科学制定方案,顺利撤(并)生源弱、条件差等校(点)。四是师资队伍建设更加有力。加大选聘、考聘力度,充实师资力量,优化队伍结构。开展名师技能大比武、教学示范等系列活动,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五)“体育惠民”扎实开展。一是健身设施建设上台阶。通过争取政策、整合项目等措施,公共体育健身设施不断完善。二是倾力打造精品赛事。成功举办四川省桥牌赛等赛事,定期举办全民健身暨老年人综合运动会等系列赛事或健身活动,提升了“健康乐至”美誉度。三是夯实基础出成果。鲜明健康向上导向,通过成立各种体育单项协会、体育活动团体和选培社会体育指导员等举措,在点、面结合上下功夫,县教体局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称号。
(六)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有机统一,认真做好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交办的工作,注重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决定、审议意见和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的全过程跟踪督办,干部队伍法纪意识和为民情怀有所增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区教育资源依然短缺。2023 年春季学期,城区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占到全县学生总数的60.94%,城区学位紧缺(根据城区现有大校额、大班额情况,城区学校总体差小学学位2372个,差初中学位1171个;差公办幼儿园学位2060个);在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普及高中教育过程中,按照生均校舍10 平方米标准,目前普通高中学校校舍缺口大(乐至中学、吴仲良中学教室缺75间,实验室、功能室缺108间)。全县职业教育目前已出现学位不足问题,按照国家普职比大体相当要求,学位紧缺将进一步加剧。
(二)校点布局仍需优化。全县师资分配不够均衡,城西小学、机车小学等学生人数多,师生比高(小学师生比标准是1:19,城西小学师生比1:21.97,机车小学师生比1:20.25),大班额依然存在,乡镇学校尤其是原办事处学校学生人数普遍偏少,师生比低;全县专业性教师结构不理想,心理辅导、乡镇中小学艺体类等专业教师紧缺(全县心理健康专职教师仅2人);学校撤并后资产闲置增多问题值得关注。
(三)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在师德师风、学生学习、身心健康、校园安全等重点关注方面离群众要求尚有差距,特别是在高考综合改革中现有师资力量无法满足学生选科需求,部分高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还不能很好适应新高考改革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升学质量。部分教师对职称评定、岗位等级晋升、学习培训、心理疏导等关爱激励的期盼较为强烈;部分教师自律性不强、业务水平不高,教学手段较为单一,教书育人的业绩不明显;优秀教师招引难、流失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
(四)幼儿教师缺编较多。全省三轮“学前教育三年规划”实施后,全县原25个乡镇都建立了公办幼儿园(含附设幼儿班),但全县公办幼儿教师编制仅181 人,即将投用的第三幼儿园、高寺镇幼儿园等面临幼儿教师招聘使用缺口大。若由小学教师转岗、自聘临时代课教师,既影响普惠性学位达标和学前教育质量,也影响其他学段的发展。
(五)公共体育设施供给存在短板。2022年我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48平方米,与2025年达2.6平方米的目标有较大差距;棉花湾、瓦窑沟等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配置差,乐至体育馆建设相对滞后;公共体育服务城乡不均,全民健身促健康还有差距。
四、意见建议
(一)坚持深化改革,增强教育发展后劲。要紧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以教育优质优先发展为目标,以“双减”、高考综合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促进我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举措。要用开放的理念办教育,大力引进和共享先进地区优秀教学资源,推动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教育改革顺利推动和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支持高级职中以就业优先为导向,不断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植打造特色重点专业,提高学生就业率,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二)主动创新探索,完善教学管理体制。要根据学生培育目标、教师教学过程、社会发展需求等方面,建立中小学全程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夯实教学基础,提升教学质量。要借鉴优质学校的管理模式、教学模式,重视名师培育、名校培育,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要引导激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切实提高教研教改成效。
(三)建强师资队伍,激发教育工作活力。要加强师资统筹调配,积极争取公办幼儿教师编制科学调配,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招聘部分编制外幼儿教师等方式,逐步解决公办幼儿园教师紧缺的问题。要依据全县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生源改变和学校布局调整等情况,在教师招聘、培育等方面完善政策,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妥当处理解决教师队伍中的结构冲突。要完善激励机制,收入待遇更多地向教学任务重、教育质量好、学生口碑佳的一线名优教师倾斜。要优化工作环境,加强教师职业修养,提高师德水平,提升教师的工作主动性。要围绕教学质量提升,完善绩效考核制度,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延时服务补贴、目标考评等制度。要严肃整治在职教师校外有偿补课、辅导等问题,以良好的教风带动良好的学风和校风。
(四)强化教体保障,夯实教体发展基础。要落实投入责任,逐步增加财政经费投入,统筹调度欠费资金拨付;要多渠道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鼓励、引导社会投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要着力推动学校的改扩建工作,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下大力气解决城区学校学位紧缺问题。要深入推进城乡资源整合,合理布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强化闲置资产有效利用。要加快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推动建设县城区“四个一”工程、乡镇(街道)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现全民健身中心设施全覆盖,村(社区)健身路径全覆盖。
(五)依法治教治体,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要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等教育体育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力度,进一步明确政府、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履行教育体育的责任,形成关心、支持教育体育工作的社会氛围。要不断完善对全县学校管理的长效机制,提高依法管理和依法治教的水平。要加强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推行政务(校务)公开制度,紧盯学校基建、后勤管理、职称评定等重点领域,严肃处理违法违纪行为。要加强学校及周边环境的治理,压紧压实校园安全责任制,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法治平安教育,为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附件:评议县教育和体育局工作收集的建议意见清单
附件
评议县教育和体育局工作收集的建议意见清单
(共计21条)
1.继续加大对教育体育事业的投入力度,争取更多上级专项资金,提高使用绩效。
2.统筹调配城乡教师编制,根据幼儿教育发展实际,积极向上争取,优化调整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
3.统筹考虑城乡教师收入、职称评定问题,稳步推进“县管校用”,优化职称评聘、岗位等级晋升等机制,尽力解决一线教师反映的问题。
4.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加大对优秀骨干教师的奖励关爱力度,厚植优秀人才教书育人的情怀。
5.加大教师队伍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力度,着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6.对教育整体布局再调整,优化教育布点,增加更多学位,切实解决城区学校压力。
7.加大硬件设施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探索在城区小学设立食堂、学校周边增设停车位等惠民措施。
8.加大基层教育的基础设施配套和更新力度,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9.加强对撤并后闲置校舍等资产的管理处置,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
10.整合部门(单位)力量,加强对留守学生等的关爱帮扶,促进其健康成长。
11.强化对中学(职)生的管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2.加强对中职毕业生择业观的教育引导,鼓励其在乐就业创业。
13.发挥好学校心理辅导室作用,强化对学生、教师的情感疏导和心理辅导。
14.加强对教体系统干部职工的教育管理,进一步提升党风、政风、行风建设水平。
15.加强对课外培训机构的监管,防止个别教师参与校外培训活动。
16.强化成渝地区、城乡之间、公民办学校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提高我县的办学质量。
17.规范教育教学管理服务,落实好学校和教师的主责主业,充分发挥好教育主阵地作用。
18.进一步加大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力度,常态化开展校车安全检查,注重学校周边非法营运车辆、违规摆摊设点的整治。
19.加强对学校编外用工人员的规范管理,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20.加强责任区教育督导组、乡镇学校与乡镇(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的沟通联系,汇聚教体工作强大合力。
21.加强政策法规的宣传引导,提高对入园入学、延时服务、中学招生等工作的知晓率和认可度。